各市商務局、發展改革委、黨委宣傳部、貿促會、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文化和旅游局、市場監管局:
為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落細省委省政府擴內需促消費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推動產業和消費“雙升級”,發揮電子商務在培育產品品牌、拓寬市場渠道、促進消費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委宣傳部、省貿促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制定了《“優質魯貨與電商平臺對接工程”實施意見》,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山東省商務廳
2020年4月29日
“優質魯貨與電商平臺對接工程”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落細省委省政府擴內需促消費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推動產業和消費“雙升級”,發揮電子商務在培育產品品牌、拓寬市場渠道、促進消費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特制定《“優質魯貨與電商平臺對接工程”實施意見》如下:
一、推進優質魯貨上網工程
優質魯貨,是指優勢工業品、“三品一標”農產品、名優特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老字號產品、民生及服務類優質產品、優質出口產品等知名產品,以及具備市場競爭力、適應當前消費回補和升級要求的我省優質產品。
(一)“個十百”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工程
開展工業互聯網牽手行動,重點建設山東省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新培育省級平臺30個,打通工業品終端市場和產業鏈上下游,實現跨地域、跨行業的高效對接(省工信廳)。
(二)名優特產品上網工程
遴選省內優勢工業品、“三品一標”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老字號產品等知名產品,以及具備市場競爭力、適應當前消費回補和升級要求的優質魯貨,推動企業與電商平臺對接,為優質魯貨入駐平臺提供便利(省工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根據部門職責分別負責,涉及多部門分工下同)。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提升產地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能力。配合農業農村部抓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依托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省級綜合服務平臺,逐步完善鄉村農產品網絡銷售服務體系,加快推進農產品上行(省農業農村廳)。
(三)文旅類產品上網工程
依托我省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傳承和積淀,依托“好客山東”品牌,強化國潮、旅游產品、文創產品與電商平臺對接,開展信息服務、產品展銷,推動全省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點等企業開展線上產品直銷(省文旅廳)。
(四)優質魯貨跨境出口工程
加強與跨境電商平臺的對接,支持跨境電商平臺擴大在我省的招商和對優質出口產品的采購,推廣產業集群跨境電商工作,完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體系,擴大優質魯貨在全球市場的銷售(省商務廳)。
二、優化魯貨上網生態體系
(五)培植壯大網絡經營載體
篩選一批發展基礎好、在細分行業領域有一定影響力的以專業產品為主及B2B、B2C、M2C、C2M多種模式融合運營的行業垂直電商平臺,給予相應支持(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文旅廳)。培育一批具有電商運營、供應鏈管理和品牌孵化能力的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為其他企業提供包括電子商務代運營、網絡營銷策劃設計和網絡推廣等電子商務服務(省商務廳)。加快“互聯網+智慧貿促”服務平臺、貿易通等的建設,實現優質魯貨線上展覽展示、線上對接洽談與線下交易相結合,推進外貿企業網上營銷,打造線上永不落幕的展覽會(省貿促會)。篩選、推廣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主營本地特色產品的電商平臺,支持其根據主營產品合理擴大服務范圍,進一步打通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渠道,提高服務本地企業和群眾的能力(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
(六)強化與龍頭電商平臺的對接合作
深化與阿里、京東、蘇寧等的戰略合作,培育一批第三方平臺上單品類網銷額名列前茅的優質魯貨品牌網商企業(省商務廳)。鼓勵在阿里1688平臺規劃建設優質魯貨網上產業帶(省商務廳、省文旅廳)。鼓勵美團、口碑、餓了么等本地生活電商平臺為優質魯貨上線提供銷售渠道,針對精選優質魯貨,給予上線便利化政策(省商務廳)。
(七)促進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
支持濟南、青島、煙臺、威海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培育一批跨境電商龍頭企業。推動與跨境電商平臺企業、跨境電商綜合服務企業在跨境出口領域的合作,擴大優質魯貨跨境出口規模。加強跨境電商公共海外倉建設,完善境外物流網點布局,為優質魯貨進入國外市場提供通關、倉儲物流、分撥、配送、收匯等全方位服務(省商務廳)。
(八)強化監督維護權益
省及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活動期間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監督管理,各電商平臺要加強對參與活動的企業、產品相關信息的核驗。鼓勵誠信經營、公平競爭,嚴厲打擊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行為,共同維護良好的優質魯貨與電商平臺對接、網銷秩序,共同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省市場監管局)。
三、創新網絡營銷模式
(九)拓展全網域渠道對接形式
一是新媒體直播。借助抖音、快手、淘寶直播、蘑菇街等直播型電商平臺拓展魯貨網上銷售渠道,采用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電商方式,豐富線上銷售手段。舉辦電商直播專場活動,提升優質魯貨網貨化水平,擴大網絡營銷(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開展新媒體電商和直播電商人才培訓,支持培育一批優秀網紅主播,支持發展一批有綜合服務能力的直播基地,支持建設一批有特色產品和產業支撐的電商直播產業帶(省商務廳)。二是品牌網商企業直銷。提升我省知名網商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拓展其在第三方平臺旗艦店的網上直銷(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三是電商平臺直采。對接新零售門店,推進優質魯貨直采和線上線下銷售(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四是供應鏈企業直供。推動供應鏈企業與平臺對接,采取供應鏈企業直供平臺的模式減少中間環節,提高網貨組貨效率(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五是物流企業直配。鼓勵物流企業與優質魯貨供應商、生產商對接,開展物流企業直配(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文旅廳)。六是社交電商直送。發揮社交電商小快靈的優勢,鼓勵App小程序下單、社交電商配送到家或到社區的模式(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
(十)豐富政府采購網上商城功能
充分發揮政府采購網上商城覆蓋全省、資源共享的優勢,結合政府采購政策要求,引導適宜政府采購的優質魯貨進入政府采購網上商城。開辟優質魯貨特色場館,擴大優質魯貨市場知悉度(省財政廳)。
四、開展網絡推廣和專項促銷活動
(十一)打響優質魯貨品牌
統籌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資源,精心策劃,精準推送,動態新聞和專題制作相結合,充分報道優質魯貨網絡推介及各平臺、各地市開展的系列活動。選擇一批優質魯貨品牌、先進樣板和設計典范,進行深度采訪報道,發揮優質魯貨的示范帶動作用(省委宣傳部)。
(十二)鼓勵開展形式多樣的優質魯貨促銷活動
各市圍繞本地有代表性的優質魯貨和特色產業,依托支柱企業,集中開展對接推介活動(各市人民政府)。省級統籌利用“居民消費獎勵資金”,支持鼓勵政府和企業聯手推出各類網上消費券、購物券,促進消費回流和潛力釋放(省財政廳、省商務廳)。鼓勵平臺企業在“6·18”“雙十一”“雙十二”及雙節促消費活動中集中舉辦優質魯貨專場推介、促銷活動。有條件的市、縣(市、區)要開展網上購物節、大展播、購物周等系列對接活動,依托各地特色產品優勢,舉辦形式多樣的“櫻桃節”“冬棗節”“大閘蟹節”等網絡促銷活動(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
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調度,按照職責分工分頭落實,組織做好本行業領域的與電商平臺對接活動,加強政策促進,加強網絡監管,加強宣傳報道。各市、縣(市、區)負責發動本地優質魯貨生產經營企業、電商企業積極參與活動,向電商平臺推薦本地優質魯貨產品,組織企業與電商平臺開展線上、線下對接活動,對有網絡營銷需求企業開展相關培訓,對轄區內積極參加活動的平臺及新開展網上營銷企業給予積極支持,并及時做好銷售業績和新上網營銷企業數量等數據的統計工作。省電商促進會等相關行業協會發揮平臺資源優勢,積極配合有關方面開展各種集中推介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