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非公組發〔2021〕4號
各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現將《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建設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山東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
2021年12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
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建設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根據《山東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魯非公組發〔2021〕2號)和《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年行動方案》(魯非公組發〔2021〕1號)要求,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建設工作。現制定如下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選擇一批發展基礎較好、市場主體較多、產業門類較全、集群化發展初具規模的縣(市、區),開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建設工作,進一步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激活區域經濟活力,集聚生產要素,培育新興產業和主導產業,推動民營企業快速成長,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在全省打造一批經濟快速增長、產業結構優化、發展環境優良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標桿,形成一批可學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率先在全國蹚出一條具有山東特色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和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基本原則
分類指導,擇優建設。充分考慮各地民營經濟發展基礎和優勢,既強調發展現狀,又兼顧成長潛力,擇優培育建設特色明顯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
鼓勵創新,示范引領。鼓勵各地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措施、新機制和新模式,充分發揮試點示范作用,在全省形成多極引領、多點支撐、協調聯動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統籌推進,務求實效。把綜合實力、發展潛力、創新活力、綠色動力、融資能力、服務能力等統籌集合起來一體推進,形成系統性制度舉措,確保政策取得實效。
三、主要目標
(一)打造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高地。通過開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建設工作,激發各地發展民營經濟的內生動力,有效提升縣域發展環境支撐能力,打造形成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山東新高地。
(二)提升民營經濟發展質效。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從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增長轉變,從個體小型化向規模化轉變,從布局散亂型向集聚集群型轉變,從傳統產業為主向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并重轉變,到2025年,全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數量達到1500萬戶,新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500家、瞪羚企業800家、獨角獸企業15家,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有效的市場主體支撐。
(三)形成一批示范引領的區域品牌。全省每年建設10個左右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到2025年,在全省范圍形成一批特色明顯的縣域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典型,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做法。
四、建設內容
各縣(市、區)重點圍繞以下六個方面開展建設工作:
(一)壯大民營經濟綜合實力。包括培育壯大民營經濟市場主體規模,推動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等。
(二)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潛力。包括鼓勵民營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提升發展質量效益;推動民營中小企業集聚集群發展;擴大專精特新、瞪羚、獨角獸、單項冠軍等高成長性企業數量;大力支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等。
(三)增強民營經濟創新活力。包括加快培育創新創業載體,鼓勵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
(四)改善縣域環境承載力。包括有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進一步改善水、空氣環境質量等。
(五)提高民營經濟融資能力。包括建設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健全風險補償體系,部署開展金融輔導工作,推廣實施金融創新舉措,培育民營企業上市等。
(六)完善縣域公共服務體系。包括進一步建立完善政企溝通及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積極培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平臺服務能力水平;定期開展民營企業家培訓;積極推進數字專員培育及服務開展,切實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等。
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對各縣(市、區)建設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測算辦法見附件1)。
五、評價程序
(一)組織申報。由符合條件的縣(市、區)自愿申報,經設區的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推薦后報至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綜合評價。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采取材料復審、實地查看、競爭答辯等方式,對申報縣(市、區)的申報材料實施競爭性評審。
(三)公布結果。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將評審結果向社會公示后,確定當年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
(四)結果應用。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通報公布當年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名單,鼓勵各級予以支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充分認識建設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的重要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充分集聚各種資源要素,將建設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工作作為一次重要契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民營企業快速成長,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二)細化落實責任。各縣(市、區)作為建設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建立常態化工作推進機制,對本地區民營經濟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制定本地建設方案,科學合理制定發展目標,積極謀劃項目儲備,細化責任分工,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三)強化宣傳引導。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要積極提供實踐經驗和有效做法。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加大對典型經驗的宣傳推廣,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告工作推進情況,并對成效顯著的地區進行通報表揚。
附件:
1.指標體系及申報說明
2.××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方案模板
3.信用承諾書